第(2/3)页 “那也得有人负责!祖宗规矩,都忘了吗?” 成王败亡,朝廷收复大片疆土,有富庶之地,也有贫瘠之地。这些土地,土地上的百姓,如何处置,需得好生讨论讨论。 大家意见一致,趁着还没过年,赶紧派遣主政官接管地方民政,拿住财权,准备明年的夏收赋税。 “西北数年战乱,百姓穷苦不堪,已经被压榨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。尔等不思安民,竟然还想着收取夏税。尔等莫非比那贼子成王还要酷烈?简直荒唐!” 有臣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当着建始帝的面大声批判。 眼看着建始帝的脸色沉了下来,即将发作,谢长陵及时站出来,“此言有理。西北连遭战火荼毒,理应先考虑安民。派遣主政官前往西北,主理当地民政,此举势在必行。但是安民也很要紧。陛下,微臣以为,近一两年,西北一地应该免除赋税,让百姓恢复生产,自给自足,朝廷自此也就不用救济。” “有理!就按照谢爱卿说的办,免除西北一地两年赋税,尽快派遣主政官接管地方,安民,恢复生产。” 建始帝含笑点头,看着谢长陵,越看越满意。这是他亲自挑选的宰辅,比任何人都要优秀,可见他的眼光如何独到。 虽然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,但是明眼人都知道,如今政事堂的话事人,不是左相海大人,也不是人在南边的右相于照安。而是年纪轻轻的谢长陵谢大人。 “那该派谁前往西北主政一方?” 接下来,众臣又因为人选问题争吵起来。 所有人都很清楚,这个主政西北的人选,不仅要懂民政,还要有本事压制平江侯。就算压制不了,至少也得是平起平坐,互相掣肘。绝不能让平江侯继续坐大。 如今民间已经有一种非常危险的说法,说平江侯乃是西北王。西北一应大小事,无论是民政还是军事,都是他的一言堂。 这很危险! 令朝臣们如鲠在喉,如芒在背,如坐针毡! 寝食难安啊! 朗朗乾坤,大乾的天下岂能容忍一个西北王,还是军民一手抓的“王”! 绝对不行! 必须从权势上,从利益上,从财权上,从方方面面加以限制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