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从地理与经济的结构性来看,草原地区降水稀少,游牧经济依赖牲畜迁徙,抗灾能力弱。一旦遭遇雪灾、干旱或瘟疫,部族生存面临威胁。农耕地区拥有稳定的粮食、手工业品和财富积累(如丝绸、瓷器、金属器),这些则成为游牧民族掠夺或贸易的目标。中原王朝常通过“朝贡贸易”控制边境,如东汉和稀罕限制铁器、盐输出匈奴,导致游牧政权以武力打破经济封锁。
从古至今,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和中原地区的抵抗,成为了历史的主旋律。如今,雄踞北方的大秦帝国虽然逐渐从游牧向农耕转变,但由于时间较短,加之两方新仇旧恨的交织,注定了秦汉两国永远不可能真正坐在一起谈判言和。
刘懿和苻文这对儿惺惺相惜的少年,也永远无法成为朋友。
……
听完苻文的话,刘懿沉默了。
他不知道应该安慰还是反驳苻文,最后,他嘟嘟囔囔说了一句,“各为其主,事难两全!”
“一春不得巡游赏,苦恨蹉跎满鬓丝。”苻文苦叹一声,旋即说道,“花开花谢,一朵花谢了,不过是有心人在等另一朵花开。你我这场过节,尽可日后再算,但秦汉两国甲子恩仇宿怨,百年千年后也是化解不开了!”
“有什么好说的?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”刘懿歪在那里,慵懒说道,“我们这代人,注定要为上一代人的恩怨买单,你和我,也注定是敌人。”
苻文深以为然,激昂说道,“王命不可违,将士不可负,国事不可耽误,总有一天,我会马踏黄河,投鞭涨海。”
刘懿闭上了眼睛,享受着片刻的宁静,“那就先踏过我的尸体再说吧!”
苻文深深凝望刘懿,回首眼见远方,联想到孙秀成前段时间给他寄来的书信,他忽然明白了些什么,突然没头没脑来一句,“知我者,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!”
这句感叹,源自苻文对刘懿的理解,他认为,他们是一路人,是为了长远大计,甘愿忍一时之不快的人。
刘懿似乎听懂了此中真意,两眼微眯,陡然睁开,他沉思片刻,轻声回答,“知己若遇家国恨,从此萧郎是路人!”
第(1/3)页